创新引领 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七届中山医医学教育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

发布人:吴智辉

 

2025年5月9日至11日,以"协作共赢,开拓创新"为主题由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处联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办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第七届中山医医学教育发展大会The 7th Sun Yat-Sen Med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 SYSMEC 2025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推动中山医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医学教育国际合作与学科创新发展,助力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本届大会聚焦医学教育前沿趋势与改革实践,设置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及特色工作坊等多元形式,通过国内外先进经验的碰撞和融合,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大会邀请内外顶尖医学教育专家及领军学者齐聚一堂,共探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七百名来自联盟成员单位、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外各大医院的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莅临参会,同步开启的线上直播更累计吸引40250人次观看。

 

image-20250515112818-68

image-20250515112820-69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凝聚全球视野 锚定发展方向

大会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处处长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主持。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维民、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主任柳琪林、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会长汪谦、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兼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主编余华荣、国际医学教育联盟(AMEE)首席执行官Anne Lloyd出席开幕式致辞致辞嘉宾从全球医学教育发展格局、行业变革趋势以及人才培养使命等多维度出发,深入剖析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精准解读当下医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带来极具启发性的开篇思考。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维民指出,医学教育是“健康中国”的根基,当前面临双重挑一方面,以AI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为教育模式革新提供机遇,需构建“AI赋能个性化学习、教师智能教学设计”的新生态,提升师生AI素养;另一方面,在“医患对话不足”的背景下,需强化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兼具精湛医术与同理心的“德艺双馨”医者。他强调,提升医学教育质量需多维度发力: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依托“教师发展学院”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医学教育学科建设以破解研究薄弱问题,接轨国际发展,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

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主任柳琪林充分肯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其“三阶段四贯穿”临床教学体系、“四德同育”人文培养模式及获AMEE国际合作大奖的实践为行业提供范本。针对我国住培工作中“质量均衡性、师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科学性”等挑战,他提出中国医师协会三大重点工作:制定《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师资管理办法》,明确师资分类准入与考核机制;以AI技术为支撑建立国家-省级分级师资库,实施动态管理;依托“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平台”建设住培课程库,实现“以课促教、以课育才”,规范师资全周期管理。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会长汪谦代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致谢中山医体系对学会的支持,并表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在规培专委会带领下开展规范化培训学术活动,同时将中山医“创新教育理念、人文培养体系”向全省医院辐射,提升广东省临床医学教育同质化水平,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区域医学教育协同发展。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兼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主编余华荣指出,医学教育需响应国家“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重点突破三大方向:一是构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师德师风”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体系,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师资队伍;二是推进AI、模拟教学等技术与医学教育融合,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三是深化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办学、标准共建等方式借鉴国际经验并输出“中国方案”,提升我国医学教育国际话语权,构建“数字化+国际化”教育新生态。

国际医学教育联盟(AMEE)首席执行官Anne Lloyd代表AMEE祝贺大会顺利召开,回顾其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在推进医学教育创新、专业发展方面的长期合作,尤其是“区域卓越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在“创新枢纽建设、资源共享、教育者能力提升”方面迈入新阶段。她表示,AMEE将持续与中国伙伴携手,通过学术交流与标准协同,推动全球医疗教育变革,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成果。

image-20250515112851-70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王维民致辞

image-20250515112854-71 

▲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主任 柳琪林致辞

image-20250515112900-72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会长 汪谦致辞

image-20250515112905-73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兼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主编 余华荣致辞

image-20250515112909-74 

▲国际医学教育联盟(AMEE)首席执行官 Anne Lloyd致辞

image-20250515112911-75 

▲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处处长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匡铭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还举行多项重要仪式:《实习医生手册》发布会中山一院全英系列医学教材编写启动及签约仪式、中山大学临床技能中心“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及聘请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国际发展部主席Lawrence Sherman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客座教授。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向国际化、标准化、产学研融合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image-20250515113040-82 

▲《实习医生手册》发布会仪式

image-20250515112933-77 

▲全英系列医学教材编写启动及签约仪式

image-20250515112936-78 

▲中山大学临床技能中心“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image-20250515112939-79 

▲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国际发展部主席Lawrence Sherman聘请仪式

 

主旨论坛:大咖论道 解码AI时代医学教育新范式

主旨论坛环节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智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以《AI时代的医学教育:医病、医身,更要医心》为题,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对医学教育的重塑作用,特别强调需通过人文教育培育有温度的医者,医学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提升,更应回归医学的人文本质,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医病、医身、医心”的有机统一

image-20250515112951-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肖海鹏作主题报告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维民在《第四代医学教育的AI赋能》主旨报告中,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从教学模式变革、学习体验优化到教育评价体系重塑,为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开拓了全新思路,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发展方向。

image-20250515113001-81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王维民作主题报告

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国际发展部主席Lawrence Sherman、哈佛大学附属麻省百瀚医疗集团肿瘤外科主任王济平、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郑仲煊、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余华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庭槐、台南成功大学教务处推广教育中心主任辛致炜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全球继续职业发展与跨专业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反思、医学教育项目的创新设计与实施、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与医疗领域的应用、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数智化时代医生核心能力的重塑,以及医学教育竞争环境下的突破路径等前沿主题展开精彩分享。报告内容既包含对医学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辨,也不乏可落地的实践案例,为破解行业共性难题提供多元解决方案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image-20250515113051-83 

▲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国际发展部主席 Lawrence Sherman作主题演讲

 

image-20250515113054-84 

▲哈佛大学附属麻省百瀚医疗集团肿瘤外科主任 王济平作主题分享

image-20250515113102-85 

▲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 霍文逊作主题分享

image-20250515113105-86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 郑仲煊作主题分享

image-20250515113109-87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余华荣作主题分享

image-20250515113112-88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王庭槐作主题分享

image-20250515113117-89 

▲台南成功大学教务处推广教育中心主任 辛致炜作主题分享

 

 

六大分论坛:多维聚焦 深耕医学教育关键领域

本次大会设置六个分论坛聚焦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教育 AI赋能的医学教育医学教育质量与评价新时代医学教师教学高质量发展医学教育学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等领域,以医学教育为主要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探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构建之路,深度交流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解决医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案,有力推动了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

“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教育”分论坛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重庆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余成普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李飞副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务部韦秋文部长、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严金海教授分别作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宅’——关于知识青年的‘身-世-心’问题》《浅论医学人文的四个面向》《叙事缓和医疗的研究与实践》《从院校到临床的医学人文实践》《医学生通识教育中的医学人文教育》主题分享。学者们从哲学、社会学、临床实践等多视角切入,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共生体"。

image-20250515113139-90image-20250515113142-91 

image-20250515113146-92image-20250515113148-93image-20250515113150-94 

▲“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教育” 分论坛讲者作主题报告

 

“AI赋能的医学教育”分论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模拟中心主任蒲丹教授介绍数智赋能医学模拟中心建设的华西实践,呈现科技手段在医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成果;香港大学医学院杨鉴首席讲师分享NPT及AI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实践经验,展示先进技术如何助力教学效果提升;海湾医科大学医学教育领导力与创新中心David Taylor主任带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报告,为参会者打开国际视野下AI医学教育的新窗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处医学教师发展中心张昆松主任分享AI在外科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为外科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分享聚焦AI技术在医学教育各环节的应用,展现了科技为医学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

image-20250515113211-95image-20250515113217-96 

image-20250515113220-97image-20250515113222-98 

▲“AI赋能的医学教育” 分论坛讲者作主题报告

“医学教育质量与评价”分论坛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N.G. Patil教授分享见证50年的OSCE发展史,从历史维度为医学教育评价提供借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齐心教授进行学生发展视角下的置信职业行为(EPAs)现状分析,为精准评价学生职业能力提供依据;北京协和医院景泉副教授分享高质量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促学科发展经验,为推动医学教育的持续进步与学科建设的深化提供了实践范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向阳副处长探讨如何开展临床思维的评价,助力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中山一院教育处胡文杰处长强调重视评价科学性,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学教育评价体系提供方向。他们的见解从不同角度为医学教育质量提升和评价体系完善提供了关键思路。

image-20250515113229-99image-20250515113231-100 

image-20250515113236-101image-20250515113240-102image-20250515113246-103 

▲医学教育质量与评价分论坛讲者作主题报告

 

“新时代医学教师教学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沈宁副院长分享临床医院师资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医院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周琦副院长进行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构建与经验分享,助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AMEE前主席Trevor Gibbs教授围绕《Enhancing global equity in medical education through effective collaboration》分享国际经验,推动全球医学教育均衡发展;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筑浪学院教学培训导师柴桦教授介绍AI智能体赋能医科教师教学发展的华西探索与实践,展示新技术在教师发展中的创新应用。这些分享为医学教师在新时代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image-20250515113253-104image-20250515113258-105 

image-20250515113300-106image-20250515113302-107 

▲“新时代医学教师教学高质量发展” 分论坛讲者作主题报告

“医学教育学术”分论坛AMEE前主席Subha Ramani教授讲述教学学术不止于研究——医学教育学术的多元形式,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吴红斌副研究员分享医学教育学术论文写作,系统讲解论文写作要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褚红玲副研究员介绍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丰富学术研究方法;中山一院连帆教授分享医学生同理心现状调查及建设同理心培养课程的探索,关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山一院教育处医学教师发展中心杨达雅副主任介绍胜任力导向心内科见习带教课程改革——从研究设计到论文发表的经验,为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范例。此外,该分论坛举行的优秀论文颁奖典礼和成果汇报,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学术研究,为医学教育学术发展注入新动力。

image-20250515113334-108image-20250515113337-109 

image-20250515113343-110image-20250515113346-111image-20250515113349-112 

▲医学教育学术分论坛讲者作主题报告

image-20250515113356-114 

▲优秀论文颁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分论坛中山三院任杰副院长开场致辞,中山三院教学部黎尚荣主任介绍住培信息化建设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育处黄虑副处长分享形成性评价信息化建设探索经验,中山三院继续教育科姚瑶科长讲解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过程精细化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善祥主任分享重点专业基地管理经验,中山三院龙颖琳老师分享超声专业基地管理经验,中山一院教育处继续教育科陈淑英副科长探索住培师资队伍建设与晋升激励机制。最后,还开展了“住培信息化如何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层面如何进行医教协同”的讨论,汇聚各方智慧,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住培工作高质量发展。

image-20250515113501-115image-20250515113503-116image-20250515113506-117 

image-20250515113509-118image-20250515113512-119image-20250515113514-12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分论坛讲者作主题报告

专家们通过主题演讲、经验分享和互动讨论等形式,深度交流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解决医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案,有力推动了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

 

培训与工作坊: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技能

除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大会还安排了专项培训班和多个工作坊。内镜手术培训班-大动物腹腔镜专项培训,为医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师资能力提升及准入培训系列工作坊、客观结构化教师教学评估(OSTE)专题工作坊、TBL专题工作坊、PBL专题工作坊、临床思维专题工作坊、医学教育研究专题工作坊等多个工作坊,聚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

image-20250515111833-52 image-20250515111835-53 image-20250515111842-55 image-20250515111855-56 image-20250515111858-57 image-20250515111903-59 image-20250515111909-61 image-20250515111912-62 image-20250515111917-63 image-20250515111922-65 image-20250515111924-66 image-20250515111926-67 

▲工作坊现场

 

展望:以创新协作培育时代医者

医学教育大会是对接国际前沿的、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先进经验交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医学教育国际合作和学科创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集贤聚智,建言献策,旨在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也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打开了思路探索。正如大会倡议所言,面对人工智能浪潮与健康需求升级,医学教育需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在技术创新中坚守人文底色,在全球协作中提升育人质量。未来,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处将继续深耕教育改革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与人文情怀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组稿:黎  理

初审:黎  理

复审:田国宝

终审:匡